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天翼小说网 www.tyxs.org,最快更新非典型重生最新章节!

    孟正愤愤不平地吸着酸奶。他觉得沈独清最近有些怪怪的。

    但孟正转念一想, 青春期的孩子不都是这样的嘛, 心思和情绪都很多变,沈独清已经算是人设比较稳的了, 没有一会儿晴一会儿雨, 只是最近受到了班上女生的影响, 变得喜欢照顾人了而已。而沈独清愿意照顾他, 是因为把他当作了自己人,否则沈独清哪里会在他身上花心思呢!

    这么一想还有点感动呢。

    既然沈独清喜欢充当照顾者——青春期的孩子确实会在某一阶段喜欢把自己视为大人, 喜欢充当照顾者、引导者、决策者等角色——孟正作为一个成熟体面的大人, 当然要满足沈独清了!

    仅用了喝酸奶的时间,孟正就给自己做完了心理建设,变得十分坦然了。

    他把喝空的酸奶瓶丢进垃圾袋, 然后抽出一张草稿纸,刷刷刷地写了起来。

    “你在写什么?”沈独清好奇地问。

    “拟个合同。”孟正把手拿开,示意沈独清自己看。

    自孟正重生已经过去了一年半, 孟家的家境好了很多。孟爸爸每天干着自己喜欢的事还能赚到钱, 心态都年轻了。孟妈妈更是了,目前在自学服装设计方面的知识,还跟着孟奶奶学习绣花,那学习的劲头比孟正还足。孟妈妈亲口说, 她现在恨不得一天能有四十八个小时,要不然她老觉得学习的时间不够。

    再说孟奶奶,那也是一个能人。

    寒假那会儿,天气最冷但也是农村人最闲的时候, 孟奶奶拉着同村几个玩得比较好的老太太,带着她们一起做小鞋子、小衣服,做成了也放在孟姑姑的工艺品店里卖。这几位老太太,无论是审美,还是技术,都是不如孟奶奶的。

    用孟奶奶的话来说:“就朵朵刚出生的时候,我给朵朵做的小布鞋,朵朵妈一抱着朵朵走出去,是个人都要夸鞋子好看哩!至于她们?唉,她们给孙女做的鞋子,那就是几块碎步随便缝一缝啊。”这话当然是在私底下说的,孟奶奶傲娇归傲娇,可人情世故还是懂的,在外人前面,她不轻易说别人的坏话。

    这几位老太太的绣活确实做得没有孟奶奶的好,但有一点,她们听话啊,孟奶奶说应该这么绣,她们就绝不会那么绣。更何况,她们绣得再不好,但因为是从小学的针线活,其实她们的基础要比孟妈妈这一辈的女孩儿好多了。

    在孟奶奶的点拨下,这几位老太太按照她给的花样子绣出来的成品,至少放在店里卖是没有问题的了,只是价格上有高低而已。这些老太太吧,那是有个一毛钱都要好好存起来的,孟奶奶带着她们一起赚钱,能赚个三五块,她们就觉得很不错了,要是能赚个三五十块,她们得把孟奶奶供起来喊财神娘娘!

    孟奶奶当时并没有想把这个事情做大,只是想拉着交好的人家赚点小钱而已,但自从知道跟着孟奶奶做绣活能够赚到钱以后,村里那些但凡会一点绣活的老太太就都喜欢来孟家待着了。这些老太太也自觉,板凳自备,茶水自备,瓜子自备,有些的甚至还拎了一些炭来升火炉,孟奶奶还能把她们赶出去吗?

    就这样,孟奶奶不知不觉弄出了一个“后山村老年人绣活工作室”。

    “本来想着只有几位要好人家的老太太跟着我家的老太太干,报酬什么的只要口头上说一说就好了。但现在半个村的老太太都来了,我觉得还是拟个合同比较好。”孟正笑着说,“有了合同,咱们按照合同来,省得以后会出乱子。”

    像孟奶奶那一辈的农村人,能看懂合同的能有几个?别说孟奶奶了,孟爸爸都看不懂。但不管她们看得懂看不懂,孟正这边先备着,以后如果遇到了事情,孟家肯定是占理的。孟正没打算在合同上动手脚,等拟好了就复印几份,寄回家让孟妈妈读给那些老太太听,愿意接受合同款项的就在合同上按个手印。

    “难怪你最近上网查的都是各种合同的范例,原来是在搞这个啊。”沈独清小声地说。在某一瞬间,他的心里忽然起了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复杂情绪。

    非要打个比方的话,就好像是……

    他和孟正两个人站在长长的看不到尽头的跑道上跑步,孟正永远跑在他的前面,他觉得不能再这样下去了,他下定决心一定要追上孟正,当他越来越靠近孟正以为自己马上就要追到了时,却忽然发现,自己这边追得竭尽全力,孟正却在前头跑得游刃有余。这意味着,一旦孟正认真起来,他还是追不上他。

    看,孟正在读书的同时还能给家人做职业规划。

    他就做不到这一点。

    明明是一样的年纪,但沈独清最近时常审视自己,仿佛他和孟正之间的差距真的很大。这种差距好像不是他为孟正准备好一杯酸奶就能抵消的。仿佛孟正已经是个成熟可靠的成年人了,而他还是一个需要大人帮扶的小孩子。

    难怪会一直被孟正当成孩子来照顾。

    沈独清在心里叹了一口气。

    可是,他不想认输啊!

    他不会嫉妒孟正,也不会对孟正说,你跑得太快了,停下等等我吧。

    孟正越优秀,他越佩服他,同时也会在心里激起更多的斗志。

    他要更加努力。总有一天,他会追上孟正的!

    怀着这样的心思,沈独清拿出数学试卷,埋头苦做了起来。

    下午上课时,徐老师忽然出现在了教室外面,和任课老师打了个招呼。两人在前门说了两句话,任课老师忽然说:“孟正,出来下,徐老师找你有事。”

    孟正愣了一下。徐老师是沈独清的舅舅,他还以为徐老师是来找沈独清的,没想到竟然是来找他的。他和沈独清对视了一眼,迅速离开座位,跑出了教室。

    徐老师将手搭在孟正的背上,带着孟正去了校长办公室,一边走一边说:“有记者要来采访你,你不用担心。记者问什么,你顺着心意回答就好了。”

    “采访我?”孟正问。

    “对啊,你是烛光行动的倡导者嘛!”徐老师一脸欣慰地说。

    烛光行动就是城乡学校资源共享行动。徐老师曾让孟正就此事写过一篇文章,烛光行动这个名字还是从孟正递交的那篇文章中选取的。当时,孟正在文章的最后写道:对于生活在偏远地区的孩子们来说,一片烛光可同等于太阳。

    上个学期,双秀小学对龙山小学实行了资源共享,雅和初中则对龙山初中实行了资源共享。经过了一个学期的试验,在期末考试中,龙山学校的平均分在整个县的大排名中进步显著。这证明了整个计划是可行的,有了真实案例,教育局那边自然一路绿灯,现在各方面的审批已经下来了,从这个学期开始,烛光行动的受益者将扩大到整个瑞阳市,诸多乡镇学校都能得到资源共享。

    烛光行动已经被市政府的文化教育部门列为了今年的重点项目。

    也因此,关于这事的宣传也多了起来。主流媒体纷纷参与进来了。

    孟正有些尴尬地摸了摸自己的鼻尖:“我就是一开始说了点话,哪里担得起这个倡导者的名头啊!就算要采访,也应该采访那些分享课件的老师吧!”

    徐老师笑着说:“别紧张。”

    孟正心想,他不紧张,他真的就是觉得自己没做什么啊。

    校长办公室里坐着好几个人。校长姓赵,是位五十多岁的严肃的女性。孟正站在门口喊报告时,赵校长难得露出了一丝笑意,冲着他笑了一下。除了校长,办公室里还坐着好几位陌生人。看着他们身边所带的器材上的标志,孟正吓了一跳,没想到这竟然是省报的记者。他重生后竟然要接受省报的采访了!

    毕竟是官方喉舌的记者,记者准备的问题都比较正,他们先听孟正诉说了他提出烛光行动这个想法的起因经过,像孟正跳级、徐老师送资料、孟正编写试卷等细节,记者都问得比较细。这位记者很注重对被采访者内心世界的挖掘。

    孟正原本想把功劳都归给徐老师、赵校长等人,但考虑到自己现在的生理年纪,他嘴里说出来的话要是太官方了,这反而显得有些假啊,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徐老师给他准备了采访稿呢!孟正就换了一个角度,重点说了自己的家人。

    他故意用一种满带孩子气的口吻说,如果他的爸爸妈妈当年有学习的机会,妈妈说不定能成为外交官一类的人才呢,爸爸也可以成为一名优秀的高级技工。可是,他们都被当地的教育耽误了。这是个体的遗憾,也是整个社会的遗憾。

    说着说着,孟正想起了自己重生前的经历,心里忽然生出了很多真情实感。

    城乡资源共享了,教育资源均衡了,乡下孩子的升学率升高了,这是大家都能看到的。但还有一些沉淀于内心深处的感触,却是除孟正这种有过类似经历的当事人所无法准确描述的了。

    在重生前,孟正先考上县重点,然... 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